《人性的枷锁》书摘

每个昨日都在为明日做打算,而今日就这样白白付诸东流。他的理想是什么?他曾经想看透这生活的复杂与无为,勾勒一幅精美绝伦、美不胜收的人生图案。可他从没发现也许由出生、工作、婚姻、生育、死亡编织出的最简单的形状才是最完美的模样。
2020-01-27

基督教徒说,人生在世,必须时时想到死。可想要活着,就得忘了自己必死的命运。死亡没什么大不了。智者不该因为害怕死亡,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轨迹。我知道自己到死也会挣扎着想再喘口气,我会非常非常惊恐。也知道自己必定会后悔。想到这一生,想到最后落得这番境地,心里不能不苦涩。但我不承认自己的后悔。我现在啊,虚弱、衰老、又病又穷,马上就要死了。可灵魂还攥在手里呢,我什么也不后悔。
2020-01-23

这里,不好不坏。这里只有事实,是生命的本来面目。
医院应该是人性暴露的最完全的地方。谁爱你谁不爱你,一试便知。
2020-01-23

他慢慢从诺拉家走出来。她说得对,他从来都没有爱过她。可他还是心里空落落的,甚至有点生气,因为他的虚荣心比其他任何感情都来得重要。他太了解自己了。也开始觉得上天把他踏踏实实地耍了一顿,只好暗自苦笑。他素来擅长嘲笑自己的荒唐行为,这种天赋真害得人不舒坦。
幸好诺拉找到了幸福。菲利普回去找诺拉,和里德有什么区别,不过是里德想从菲利普身上得到钱,菲利普想从诺拉身上得到爱罢了。明明不爱诺拉,却不想让她和其他人在一起,占有欲在作祟。
2020-01-23

一股怒火涌上脑门,菲利普把信撕了个稀巴烂。他根本不打算回信。格里菲斯的道歉反而让菲利普更瞧不起他。还说什么自己良心不安,简直让人忍无可忍。但凡自己乐意,大可为所欲为,做些卑鄙的事。可真正让人瞧不起的,是事后又幡然醒悟,表现得后悔不已。菲利普觉得这封信写得怯弱又虚伪。信里那种矫揉造作的情感害得他直犯恶心。
2020-01-22

可他偏有一种邪恶的欲念,要打破这对狗男女的顾虑,想知道他们能在他眼皮底下干出怎样肮脏下流的勾当。如果他再多拿出点东西来当诱饵,怕是这两人就会乖乖上钩,一想到他们马上就要尊严扫地、为人不齿,他就觉得快活得紧。尽管从嘴里说出的每一个字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可同时,也带来一种诡异而变态的快感。
2020-01-22

如果他在休养所过夜,那里的房客会说闲话的。
不喜欢菲利普却还和他要钱
2020-01-22

这个孩子在世上无依无靠,菲利普觉得很是心疼。她那么小,那么丑,那么吵闹。她的出生本就伴随着羞辱和痛苦。没有人想要她。除了菲利普,一个和她没有关系的陌生人,愿意供她吃喝,给她寻个挡风避雨的住处,买些衣服包裹住她赤裸裸的小身体。

菲利普曾经也是孤儿
2020-01-22

只要他还有点脑子,就一定会选择和诺拉在一起。她会给他米尔德里德永远也给不了的幸福。毕竟,诺拉深爱着他,而米尔德里德只是有求于他,心怀感激罢了。尽管道理大家都懂,但爱却比被爱更重要。他愿意为米尔德里德献出自己的生命,哪怕只能在她身边待个十分钟,也好过与诺拉度过一整个下午。她冰凉的一吻胜过诺拉对自己所有的付出。
2020-01-21

“很简单,事后懊悔,一点儿用也没有。牛奶既然洒了,就没必要再因此哭鼻子。它之所以会洒,是因为全宇宙间所有力量的共同作用。”
020-01-21

菲利普挪到刚才伯伯坐的那张椅子上(这是屋里唯一一张舒服的椅子),望着窗外暴雨倾盆而下。即使是在这样的恶劣天气里,远处延伸至天际的苍翠田野看上去也极有宁静之美。菲利普从来没发现原来近在咫尺的景色里有这样一种让人倍感亲切的魅力。在巴黎生活的两年时间反倒让他感到家乡风景独好。
2020-01-21

菲利普现在发现,但凡有人生他的气了,第一个念头就是拿他的跛足说事。他觉得自己已经把人性看了个透彻,没有人能够抵抗这种戳人痛处所带来的报复的快意。他苦苦磨炼自己,终于能够在别人提及他的残疾时装出无所谓的样子。小时候他动不动就会脸红,不过现在慢慢能控制住了。
2020-01-21

他已经确信自己无法成为画家中的佼佼者,所以放下画笔似乎是个正确的选择。但不幸的是,这个选择好像只对他来说是正确的。在别人看来,放弃画画就是承认失败。可他不想承认自己的失败。他很倔强,明明知道自己可能不是做某件事的料,却偏要逆流而上,非做不行。一想到朋友们可能会嘲笑自己,他就觉得受不了。这种对别人看法的介意让他之前一直迟迟不能下定决心放弃画画,而现在环境变了,他的想法也忽然变了。他和其他人一样,一跨过英吉利海峡就发现曾经那么重要的事现在已经变得无所谓了。在海峡那边时他曾觉得如此美好、几乎舍不得荒废一分一秒的人生,现在看来也变得愚昧又荒谬。
2020-01-21

伟大或是渺小都不在乎。日后我们的作品成名也好,不成名也罢,都无所谓。因为我们已经从画画的过程中得到一切了。
2020-01-21

一个人之所以要画画,是因为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画画是一项人体机能,只有少数人才有的。人要为了自己而画,不然的话,还不如死了算了。想想吧,你费了多少时间在画布上涂涂画画,那上面可是有你的汗水和灵魂啊,结果如何?十张画里有九张都要被展览会打回来,就算入选了,也只是挂在那里供来往的人群看上十秒钟。假如你撞了邪运,说不定会有个没见过世面的傻子把你的画买下来挂家里。不过,他不会多瞧这画一眼,就像他不会天天盯着饭桌看一样。批评指正对艺术一点作用都没有。
2020-01-21

的确,人会接受即刻的痛苦而非享乐,但这只是因为他们想在日后享受更大的乐子啊。快乐是飘渺虚幻的,但是就算快乐的程度难以计算也不能说这条普遍的规律有错啊。你现在想不通是因为你还觉得享乐是一种感官享受,可是,孩子,一个为国捐躯的人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国家,这一行为其实就好比一个爱吃泡菜的人吃了很多腌白菜。这是造物主的法则。要是人真的喜欢受苦多于享乐,那人类早就灭亡了。
2020-01-18

人人做事都是先为自己。要是做的事刚好还能使别人得益,那么我们就说这个人是个有美德的人。有人觉得施舍是种乐子,那他就叫乐善好施;有人觉得助人是种乐子,那他就叫热情善良;有人觉得做社会工作是种乐子,那他就叫热心公益。你给乞丐两个便士自己觉得很快乐,我来上一杯威士忌兑苏打水也觉得很快乐,这是一回事儿。我不跟你一样假惺惺的,我既不为自己的快乐洋洋得意,也不会去祈求你能赞同我。
2020-01-18

“不可能的。等你再成熟点就会发现要想在这世界上能活得下去就首先得承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想让其他人无私待人,想让他们为了你的需求而自我牺牲,这种想法太荒谬了。他们凭什么这么做呢?一旦你向事实妥协,承认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着,等到那天你就不会再对同伴有那么多的要求了。他们也不再会让你失望,你只会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们。人啊,在生活中苦苦追求的东西不就是享乐吗?”
2020-01-18

我独自一人,势单力薄,必定要融入社会。可其实我还是挺乐意的,因为我向社会纳税,社会则保护我这个弱者不受比我强的人的压迫。我遵守法律,是因为我必须得这么做,而不是承认它的公正。哪有什么公平公正?我只知道有权力这回事。我纳的税给负责保护我的警察发了工资。如果我生活在一个法律规定必须参军的国家,我进了军队保家卫国,那么我就不欠社会什么了。至于剩下的情况,要是它还拿出自己的势力来打压我,我就可以用我的聪明才智狡猾应对了。社会制定法律来自保,假如我犯罪就会被关进牢房甚至处死。社会有权力这么做,权力也就给了它权利。如果我触犯了法律,我就接受国家对我的报复。但我不觉得这是一种惩罚,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社会想通过宣扬什么名誉啦金钱啦,以及我们身边人的夸赞来使我们为它服务。但是我才不管周围的人说我好还是说我孬呢,我也看不起什么名誉,再说我现在穷成这个样,不也过得很好吗?
2020-01-18

“我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会坚持下去。我知道自己有画画的天赋,是个天生的艺术家。我说什么都不会放弃的。在学校里遭到同学们嘲笑的人往往最后会脱颖而出成为天才。艺术是我唯一在乎的事,我要为它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只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行。”
2020-01-15

“你在这干吗我哪知道,又不关我事。但是艺术是奢侈的追求。人们只会保全自己,关心自身繁衍。只有这些要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才有心关注作家、画家和诗人创作的艺术。最多就是把艺术视作娱乐消遣吧。”
2020-01-15

“以前我跟上帝祈祷,请求他不要让我先走,因为我不想留你伯伯孤零零的一个人,不想让他受苦。但是现在我知道生离死别对于你伯伯来说不算什么,对我来说也不算什么了。他想比我多活几年,因为我这辈子都不是一个可心的妻子。要是我出了什么事,我敢说他会再娶一房的。所以,我现在想走在他的前头。菲利普,你不觉得我这样是自私吧?如果他先去世了,我会受不了的。” 菲利普亲了亲伯母长满皱纹的干瘦脸颊。不知为何,她对伯伯深情、伟大的爱情让他觉得莫名奇妙的羞耻。她怎么会如此迷恋一个这样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糟糕男人呢?真是让人费解。其实牧师心里清楚,在妻子眼里,自己的冷漠自私、所有缺点和毛病都早已暴露无遗,可她却还一如既往地爱着自己。
2020-01-14

街上空空荡荡的,偶尔几人经过也都神色匆匆,似有要事在身。他们三两结伴,脚下生风,朝着自己的目的地一路赶过去。只有菲利普是一个人慢悠悠地在街上逛。这些人的生活好幸福,可他现在品尝到的孤独,却有着从未有过的苦涩滋味。本想今天在街上溜达溜达,晚上去饭店吃一顿再回家,但街上那些有说有笑、喜气洋洋的人逼得他恨不能马上躲回自己的小屋。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桥路上买了点火腿和杂果馅饼,回家随便吃了点果腹,然后翻开了一本书。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像潮水一样涌来的孤独将他淹没,使他窒息。
2020-01-14

“青春是美好的”是一种幻觉,是韶华已逝之人的美梦。青年人反倒觉得苦闷无比,满脑子都是别人灌输的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旦真的伸手触及现实,总会落得遍体鳞伤。青年人似乎成了一场阴谋的受害者:他们读的书都是经过筛选而留存的,描绘的尽是理想和完美;他们的长辈早已健忘,如今总是透过一层玫瑰色的雾霭回望,之间的对话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想。所有这一切都使他们怀抱浪漫的心理进入了一片现实残酷的世界。他们必须意识到,所有之前读到的书、听到的教导都是谎言、谎言、谎言!每次有了这样的发现都无异于往他们已经钉在人生十字架的躯体上又敲进一枚钉子。奇怪的是每个品尝过这种幻灭之苦的人,都受到内心某种强大于自身意志的力量驱使,反又不自觉地助长了幻想。
2020-01-13

已经挣脱了可耻的恐惧和偏见的桎梏,大可走自己的路而不用担心受地狱之火的折磨。忽然他发觉自己也毋需为继续承担责任而烦恼,责任的重担让之前的他必须先考虑后果,才敢做出行动。现在他终于可以大口呼吸自由的空气了,他只需要为自己做过的事而负责。自由啊!他成了自己的主人。只是旧时的习惯根深蒂固,他此刻竟然在心里默默地感谢已经不再相信的上帝。
2020-01-13

事实上,他已经不再相信上帝,而且并非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只是他本身就没有信仰宗教的天性。他的信仰是外界强加的,是环境和榜样的作用。一个新的环境和新的榜样给予了他重新发现自己的机会。他轻而易举地就放弃了童年时期的信仰,像脱下一件多余的外套那样轻巧。虽然自己从未有过意识,但信仰给了他源源不断的支持。而现在没有信仰的生活则变得陌生而又孤独。他觉得自己像个一直拄拐却忽然被迫独立行走的人。白天好似更加寒冷,夜晚也变得愈发孤寂。但内心的澎湃支撑他坚持下去。生活仿佛成了一场刺激的冒险。没过多久,被丢掉的拐杖、从肩膀滑下的外套就像生命中无法承受的重担,被他卸了下来。多年来,他不得不遵守的宗教礼仪也成为其信仰的一部分。他想到之前被要求熟记于心的短祷文和使徒书,回忆起坐在大教堂参加礼拜仪式时,浑身都闲得痒痒,盼望着能稍微活动一下。又记起布莱克斯塔布尔那条通往教区的泥泞小路,和阴森森的、寒冷的教堂,他坐在里面双脚冻得像冰块,手指已经失去知觉,空气里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怪味。唉!他曾经是多么无聊啊!而现在终于获得自由,不用再受这些事情的拘役,心脏兴奋得怦怦直跳。
2020-01-13

“好,我能说的可有很多。”他想起伯伯曾经说过的话:想要培养一位绅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俗话说,猪耳朵做不成绸钱包,指的也是这个道理。“首先,你的父亲就得是位绅士,必须是公学的学生,还在牛津或者剑桥读过书。” “我猜爱丁堡大学就不行咯?”维克斯问。 “他必须像绅士一样说英文,穿戴得体,而且绅士总能辨认出他的同类来。” 菲利普越说越觉得底气不足,但他心里确实就是这么想的,而且他认识的其他人也都这么想。
2020-01-09

但同样爱慕罗马教会牧师身上的锦衣绸缎,喜欢他们的独身禁欲、他们的忏悔室和炼狱。
达芬奇密码里面的是不是罗马教来着
2020-01-09

这家伙真是个爱卖弄的书呆子,根本不懂什么是美。只有牧师才追求字字精确。我们看的是希腊文学的精神。维克斯就是跑去听鲁宾斯坦的钢琴演奏,却还嫌弃他弹错了几个音符的那种人。就几个音符弹错了啊!谁会在聆听天籁的时候揪住几个弹错的音符不放?” 菲利普为这番言论所触动,他不知道有多少无能之辈正是抓住这种小错误聊以自慰。
2020-01-09

要是没有你给的钱,我可能已经饿死了。这几天就靠这糊口了。” 他郑重其事、几近谄媚地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走出门。菲利普觉得嗓子哽住了。他好像忽然之间理解了这位老先生无力而苦涩的挣扎,在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片明媚的同时,迪克罗先生的生活是多么阴暗痛苦。
2020-01-09

也许在一些人心中,迪克罗还会是这种形象:深谙平等和人权,舌战群雄,更在巴黎的街垒后面英勇作战,在米兰的奥地利骑兵面前飞驰而过。他到处遭到监禁和放逐,可始终没有令他弃掉信念、失掉希望的是那个似乎有魔力的字眼“自由”。只是步入暮年后的他饥寒交迫又病痛缠身,甚至找不到能勉强维生的法子,只能去给穷学生上几节课挣点活命的钱。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小镇,尽管看似规整干净,但却受制于最残酷极端的个人专制,甚至比欧洲所有出现过的专制主义都更惨无人道。也许在他沉默不语的外表下,隐藏着对全人类的轻蔑鄙视。
2020-01-09

人们啊,早已放弃了他年轻时那股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只顾懒洋洋地享受安乐。又或许,这起起伏伏的三十年革命道路让他知道,人的天性本就与自由不相契合。他的一生都在寻觅那本不值得被寻觅的东西。还有可能他其实只是疲累了,只想冷静甚至冷漠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2020-01-09

”好,等你从德国回来一定要来看我们。” 珀金斯先生一边说,一边握住菲利普的手。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说不定他会就此反悔;但珀金斯似乎已经视此为定局。菲利普走出校长室。他的学习生涯到此正式告一段落。他解放了,自由了。但期待已久的欣喜若狂的感觉却迟迟不来。相反地,在他绕着教区踯躅徘徊时,一股浓浓的悲伤狠狠扼住了他。他多么希望自己当时没有犯傻。他不想离开,但也绝对不会撇下面子跑去找校长。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他无从得知,只是一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就满腹惆怅,闷闷不乐,只好自问:是不是每次当你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后,都会后悔不迭?
2020-01-07

“如果你对自己的处境总是心存不满,企图反抗,那只会给你带来更深的羞耻。你的悲惨遭遇只是上帝让你背上的十字架,而之所以选择由你来负担,是因为你的肩膀比其他人都更强壮。这是上帝的好意,你应该乐在其中,不能把它视作悲伤的源头。”
感觉有一束光
2020-01-07

因为自己的跛脚,菲利普受尽嘲笑,这也让他早早地摆脱懵懂,开始清醒而苦涩地认识自我。他的情况太过特殊,没法在这样的生活里实践那些现成的处世规则,只能自己去想。好在之前读的书多,脑子里有各种各样的点子,但是很多主意他自己都只是一知半解。想象力在这时派上了用场。他的羞涩里掺杂着痛楚,在他心底有些东西正在逐渐发芽生长。他朦胧产生的自我意识不时让自己都大为吃惊。他会莫名奇妙地做出一些事,之后再反思的时候又会对其感到困惑。
2020-01-05

刚才沃森先生来检查的时候,菲利普一直咬着枕头,恐怕别人听见自己的啜泣。他不是因为辛格把自己弄疼了才哭,也不是因为刚才别人看到自己的跛足而蒙受的屈辱;他止不住的抽泣是因为生自己的气,气自己怎么就乖乖地屈服,把脚伸出去了。
2020-01-05

菲利普被眼前的一幕吓得大惊失色。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人要嘲笑自己。他从来没有这样害怕过,心怦怦乱跳,气都喘不匀,只能愣愣地站在那,眼睁睁地看着男孩们大笑着,绕着他跑,模仿自己一瘸一拐。他们朝他使劲嚷嚷,让他过去抓他们,但菲利普再也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跑起来的样子了。他手足无措地呆站在原地,咬着牙不让自己放声大哭。
2020-01-05

不知不觉,菲利普养成了这世上最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习惯——阅读。他没有意识到在自己心中已经搭起了一个避难所,一个能够远离生活中种种悲戚之事的地方。他在冥冥之中创造了一个完美的幻境,而幻境之外的现实世界则是无尽苦涩与失望的源头。
2020-01-05

成长本来就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更恐怖的是,它往往还是一条孤独的单行车道。只愿我们能在别人的故事中,切身体味或已逝去,或未到来的岁月。
2019-11-29

书摘来自iReader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