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星球–卡尔·齐默
酒精没能让滤出液失去传染性,甚至把液体加热到快沸腾了,这些物质似乎仍然毫发无伤。拜耶林克把滤纸泡在滤出液里,让液体蒸发,直到滤纸彻底干燥。三个月后,他再把滤纸浸入水里,再用浸过滤纸的水去感染烟草,仍然能让烟草染病。
但抗生素不仅无法治感冒,还把我们所有人都置于另一种危险之中。抗生素滥用,促使细菌在人体和环境中演化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一些医生非但没能治好他的病人,还提高了所有人遭遇其他疾病的风险。
人鼻病毒可以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这样未来遇到一些小刺激时,免疫系统就不会过度反应,而可以养精蓄锐,去攻击那些真正的敌人。
流感病毒源自鸟类。感染人类的所有流感病毒,都能在鸟类那里找到身影。同时,鸟类还携带了更多不会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很多鸟类携带病毒,本身却不得病。而且鸟被感染的不是呼吸道,而是消化道。病毒藏匿在鸟屎里,健康的鸟喝了含有病毒的水,就会被传染。
目前一个假说是,冬天那几个月空气干燥,含有病毒的飞沫可以在空气中飘浮数小时之久,增加了它们遇上新宿主的机会。其他时候,空气潮湿,飞沫就容易积聚水汽变大,继而落到地上。
两种不同的病毒在一个细胞里生存和繁殖的时候,场面就会有点混乱了。流感病毒的基因存储在8条独立片段里,当宿主细胞同时复制来自两种病毒的基因片段时,这些片段就可能混在一起。这样,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就会不小心带上来自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这种基因混合的现象叫作基因重配,也就是病毒世界的“性”。人类生孩子的时候,双亲的基因会混合在一起,这样,两组DNA之间,就可能出现新的组合。通过基因重配,流感病毒也能把基因混合在一起造出新的组合来。
柯林斯和卢冠达从过往的科学文献中寻找能帮助噬菌体破坏生物膜的基因,他们发现细菌本身就编码了一些酶,能降解生物膜,这些酶原本的使命是在适当的时候把细菌从生物膜的保护中释放出来,去开拓领土,建立新的菌群。
科学家把改造过的噬菌体感染到大肠杆菌上,噬菌体果然迅速突破生物膜的阻挡,打入位于最外面的一层大肠杆菌内部,细菌被“绑架”,开始源源不断地生产噬菌体和对抗自身的酶。接着被感染的细菌溃破并把酶释放出来,更深层的大肠杆菌生物膜也被攻破,更多细菌遭受感染。
科学家仔细分析了海洋聚球藻样本中的DNA,从中发现了捕捉光子的蛋白编码基因,而这种蛋白基因正来自病毒。科学家甚至也在海里找到了携带光合作用基因的自由漂浮病毒,这些病毒正在等待遇到新的宿主。
粗略估算,地球上10%的光合作用都是病毒基因开展的。也就是说,你每呼吸十次,就有一口氧气是病毒惠予的。
也就是说,这些健康的鸡并不是单纯在一些细胞中感染上了禽白血病病毒,事实上,制造病毒的遗传指令已经嵌入它们所有的细胞之中,并随着分裂和增殖传递给后代。
最后,让我们回到“病毒”这个词本身。它原本就包含了两面性,一面是能给予生命的物质,另一面则代表致命的毒液。病毒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致命的,但它们也赋予了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创造力。创造和毁灭又一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点评
病毒和生命真是相互依存。